假如比賽茶是好茶?那就每個山頭都辦比賽,讓每個地區都有冠軍茶,都是好茶。

  假如茶葉揉到像米粒是好茶,那每個茶農都作成米粒狀茶葉。假如炭焙是好茶,就會到處都有炭焙茶。有機茶是好茶,到處都做有機茶。一說冷凍茶好家家冷凍茶,一流行煙仔茶[東方美人或受夏蟬蟲害的茶]處處改成有煙仔味的茶。這些都是台灣茶的大致流行過程。

  另外比賽茶制度,是用茶湯顏色、茶香、茶味、茶底[茶質]、外觀,來作為找出好茶的方法,也是比賽茶評比的項目,以及增加茶農收入的方法。

  反過來以消費者的立場來定好茶,也是傷腦筋的事。因為客人會以主觀意識主導好壞,以價錢定好壞,以習慣論好壞;所以如以消費導向那生產者會累死,因為要賣錢、就要做很多種口感、火候的茶,還不一定賣的掉,自然會累。以生產導向那消費者反而很難喝到好茶,這就意謂著各個製茶師的功力跟心情、穩定度跟消售管道還有數量,時間等限制,變成消費者要適應茶農,還不一定是消費者想喝的茶,自然不算消費者心中的好茶。

  另一點要注意,同樣的茶樹品種、會因種植地點、海拔高度、氣候、水質[這裡是指灌溉用水]、管理、肥料、採收時氣候因數、製作過程等等的不同、讓茶葉產生很大的色、香、味、差別。之後又因包裝、存放方法的差異,再次改變茶的香跟味。

  因為台茶的產製方式、茶葉並未定形,有如活的茶葉一直轉化,故台茶對周圍氣味有很強的吸附力,因而存放台茶的地方與方式、變得很重要。

  接著是泡茶水的水質、溫度、沖泡時間、甚至連泡茶壺都會影響茶湯的甘甜、滑澀及香度,又再一次改變了茶質與口感。

  講了一大堆,就不難發現古代文人在品茶時的心情、跟難得。

  卻也感受到時代變遷讓茶變不稀罕也易得,速時文化讓茶更易取得,資訊、交通進步讓各地茗茶變成鄰家小品,茶香風味、特色也隨時可知,可是好茶呢?

  在千百種茶葉品種千萬種口感下,如何比出好茶,最終還是各吹各擂嗎?不是!只是大家被灌輸太多花式喝茶文化,忘了為什麼要喝茶,還有茶的本質?

  喝茶的基本條件是─生津止渴─

  生津就是不管何種茶葉、年份、泡法入口到後來一定要兩頰[兩舌根]自然而然有口水不斷生出,喉頭滑順,其它色、香、味皆是附加享受,這一定是好茶。

  如只生津但喉頭微乾算次品,喉頭發緊更次之。如是自己要買來自己喝,那喉頭微緊就完全不考慮了。

  所以兩頰生津、喉頭滑順,是好茶的最終判定。再從它生津的強弱來分出好茶的級數,跟各人喜好,光此一點,就讓世界茶品所剩無幾啊。


20100718 鈍木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sto7756 的頭像
    ysto7756

    玉想天開

    ysto77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