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們中國玩玉超過六千年,出土古玉不少,自己也看過不下萬件,歷代都有仿古玉的例子,也留下不少傳說。白玉出土變色是因陪葬入土受地熱、土質、陪葬物質、碰巧玉本身剛好有細紋再加上時間,讓玉產生浸跟沁的變化。

玉會受浸、會質變、會變色,五彩繽紛加上歷代傳說。還有古人授予五德:仁、義、智、勇、潔。讓歷代愛玉人數有增無減。
但近來科技進步,玉石被大量開採。雖然玉變得平價化,讓人人都玩得起。但是質地變差了,雕工也變差了。
從乾隆設琉璃廠開始仿玉。人工合成白玉料,一樣請玉匠雕刻,後來統稱『料』。
到現在拜科技進步、人工合成玉已能亂真。交通發達,新玉礦也多了。我不知該笑還是該哭?玉種多了可讓更多人擁有,可是我看到的卻是更糟,為什麼?
當一切講求速度。老師傅凋零,小師傅又太依靠電腦,一切就變成四不像,一不像真玉、二不像古玉、三不像手工、四不像體制。
就算有好玉料也不肯好好雕刻,鑽石刀紋非常明確、粗糙,連細部打磨都省掉。人物開臉更是離譜,不要說美感,簡直只有『慘』字可以形容,好幾年沒看到一張正常的臉。
玉牌前面也提過最近幾乎是全電腦作品,我們這代考古是古代手工藝術品,以後人考古我們這時期人類是:電腦、手機、化學膠質、跟一大片有毒物質,藝術品呢?
20100630 鈍木


全站熱搜